【首页】

 
佛之释义(第三小节)
[2015-4-11]

佛之释义(第三小节)

    次说觉者: [觉]之一字,有觉察、觉悟二义。觉察指对其事注意,觉悟指对其事了然。先觉察,而后觉悟。上言成佛的办法,是转识成智,就在觉上。因为唯有正觉,才能除去覆住本性的无明。无明能障,依其障碍之宽狭义,在唯识论上,分之为二:曰烦恼障与所知障。烦恼障(9),从我执生,即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,能扰恼有情身心,而障涅槃;所知障(10),从法执生,能覆一切所知,而障菩提。(详参相宗纲要[烦恼所知])觉察功夫用以对治烦恼障,烦恼(11)之扰恼有情身心,侵害如贼,能劫本性功德法财;世间之贼,能偷家中财宝,若是主人能随时警觉注意,纵彼有偷天换日本领,亦无能为功。学佛之人,对治心中之贼亦然,若能如古德所说[不怕念起,但恐觉迟],烦恼障自然渐伏、渐断。觉悟功夫则用以对治所知障,吾人有所知障,则於一切所知境界,昏昧无知,有知亦是错觉,譬如一人昏沉大睡,则不能识东西南北,梦中皆是颠倒;然待清醒,自是分明。觉悟亦然,一旦壑破无明,则见无量大千世界,如视诸掌矣。

 

    注解

   (9)烦恼障:二障之一。对于所知障而言。百二十八之根本烦恼(即见思惑也)及随烦恼,恼乱有情之身心,能障涅槃(圣道),故名为烦恼障。由我执而生。

   (10)所知障:贪、嗔、痴等诸惑,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,古云所知障。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,故又云智障。由法执而生。

 

联系地址:江苏省江阴市向阳村泰清寺   电话:0510-86209290   传真:0510-86063590   邮编:214400   主持:释永常
泰清禅寺版权所有  ICP备案号:苏ICP备11085548号-1